首页 > 政策

今日视点:植绿江源 为新一轮国土绿化开路助力

作者: 来源:政府 2020-04-20 10:21:44

鳌林景区管护员正在植树。(叶文娟摄)春风吹拂处,新绿绽枝头。时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作为全国首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和率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当前,植树造林正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

鳌林景区管护员正在植树。(叶文娟 摄)

春风吹拂处,新绿绽枝头。时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

作为全国首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和率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当前,植树造林正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开展。大家争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争当尕布龙两山绿化精神的传承者,为新一轮国土绿化开路助力,植绿江源。

大美青海的绿色颜值持续提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重要指示和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抓绿化就是抓发展、抓绿化就是抓生态、抓绿化就是抓民生,从省级层面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绿化委员会,连续三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绿化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率先垂范,坚持每年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大绿化、建设大生态的工作格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绿化工作。

三年来,全省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8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6%,增加近1个百分点,创造了造林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城乡绿化速度最快的三个新纪录,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大美青海的绿色颜值持续提升。

1998年,李成基从青海省国税局退休后,响应省委省政府对西部生态建设的号召,承包了西宁市韵家口北山26.7公顷荒山绿化任务。在这片荒山上,李成基用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亲朋好友的支持以及卖苗木的收入,累计六百多万元全部投入到造林绿化中。经过23年祖孙三代的艰辛劳动,韵家口周边沉睡了多年的荒山终于变了模样儿,而已是耄耋老人的李成基却说,只要走得动,我还想去种树。

就是在这样一个个高原人民的努力下,西宁市的城市生态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漫步在南北两山、行走在湟水林场,一个以绿色廊道、高速公路、国省县道路、铁路、河道、机场、车站周边为重点、一路一景、多树种、多风景的景观大道已初步形成。

共创绿色美好家园

今年87岁高龄的李洪占老人,自1956年在村里种下第一棵树开始,脚步便踏遍了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的山涧沟洼。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洪占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蔡家堡的每个山头。据统计,60多年间,李洪占义务种树133.4公顷,约8万余株。

地处三江之源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在新玉树的建设中,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维,把保护好天然草场和林区作为头等大事。三年中累计完成国土绿化任务55533.3公顷,栽植各类苗木1273万株,保护公益林面积401333.3公顷,黑土滩治理和封育草场78000公顷,保护生态、绿化家园已成为玉树州践行一优两高战略最生动、最有力的成果体现。

对此,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才让太坚定地说: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一系列要求,扎扎实实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行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三江源,守护好中华水塔和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与此同时,西宁市作为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城市,建成了一批义务植树基地,持续加快园博园、西堡生态森林公园等重点绿化项目,成立10个村办林场,率先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全面提升南北山森林品质,打造9条森林旅游彩色步道,形成5万平方米彩色空间,城市画卷更加多姿多彩。

海东市出台《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开展三年义务植树百万人大会战,完成植树1926万株。果洛藏族自治州实施以大武镇为中心的城镇造林绿化工程,15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2万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围绕建设柴达木千里防风固沙绿色长城目标,着力打造防护林体系。黄南藏族自治州在隆务河、沿黄两岸开展大面积造林,配套水利、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出隆务河流域及沿黄两岸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为全国树立国土绿化青海样板

探索林长制草长制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购买服务、互联网+等国土绿化新机制,激发新动能,创造新活力;

注重数量和质量并举,坚持质量优先,确保总量不减、质量提升,走科学、生态、集约的林草发展之路;

建立以林草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林草规划体系,推动建立以全面保护自然资源为重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特许经营、访客管理、资源调查、生态监测预警评估等制度标准体系;

立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省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紧盯一优两高战略目标,扛起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光荣使命,以有力举措推动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目标的实现。

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国土绿化行动作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以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为载体,以国家重点林草生态工程为抓手,以国土空间绿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持续加力推进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加快城乡绿化,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实施植树种草增绿行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林草资源保护行动、林草产业富民增收行动和绿色家园创建行动,力争三年再完成国土绿化90.3万公顷,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和大美青海提供绿色保障。

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共建美丽新青海,共创绿色好家园为主题的一单位一片区、一企一园、一人一树三个一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青海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倡议,希望每个适龄公民主动履行义务植树法定义务,通过认种领养、志愿服务、线上捐赠等形式,积极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行动中来。全省各族人民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觉抵制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选择低碳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在共建美丽新青海、共创绿色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共奏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时代乐章。

视点短评

让大美青海绿色颜值持续提升

国土绿化,功在千秋。在国土绿化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抓绿化就是抓发展,抓绿化就是抓生态,抓绿化就是抓民生,抓绿化就是抓形象,只有把国土绿化工作做好,才能提升青海的美誉度,树立青海的新形象,增强青海的吸引力。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守护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国土绿化工作,全省各族人民争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争当尕布龙两山绿化精神的传承者,争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推动者,以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用实际行动推进绿水青山工程,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村、美丽草原,建设国家公园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三年大提速,全省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8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6%,增加近1个百分点,创造了造林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城乡绿化速度最快的三个新纪录,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大美青海的绿色颜值持续提升。

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国土绿化行动作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以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为载体,以国家重点林草生态工程为抓手,以国土空间绿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持续加力推进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加快城乡绿化,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实施植树种草增绿行动、林草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林草资派保护行动、林草产业富民增收行动和绿色家园创建行动,力争三年再完成国土绿化90.3万公顷。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共建美丽新青海、共创绿色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和大美青海提供绿色保障。(叶文娟)

故事传真

29年扎根高原只为守望那抹绿色

记青海省三江集团绿化区护林员王斌

一身迷彩,将绿化区装扮,两脚泥土,守护绿色家园。

1990年4月,只有21岁的王斌只身一人从陕北老家来到青海,便开始了29年的植绿护林工作。29年来,他见证了西宁南北山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坡的景象。如今,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由他管理的省三江集团绿化区120公顷的植被郁郁葱葱,焕发着勃勃生机。

1989年,为改变西宁南北两山的面貌,青海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做出了绿化西宁南北山的决定。

1990年,南北山的绿化刚开始,困难重重,没路、没水、没电,住的是简易的帐篷。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修路,那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用铁锨、镐头在山上开出了一条土路,每人每天挖五米,一条1公里长的路我们竟修了2个多月。王斌回忆。

为了尽快让北山绿起来,王斌和工友们一边修路一边种树。树种上了,浇水又成了问题。于是他们就从山脚下的水罐车背水浇树,每人得背一个25公斤的大塑料桶上山浇水,可是由于北山土质不好,碱性大、不蓄水,经常是一桶水浇下去,土还是干的。

那时候,西宁自然条件太差,说刮风就刮风,风大的时候我们住的帐篷都能被吹翻了。往往前一天栽下去的树,第二天就被风吹倒了,我们又重新把苗子扶起来,再用铁锨把土夯实,反复几次,苗子才能站住。

由于条件艰苦,一些工人也不愿意在山上种树了,只留下王斌一人。那时支撑他的就是看到自己种的树开始生根发芽,光秃秃的山坡披上了绿,还有我省原副省长尕布龙。

说起尕布龙,王斌口中全是敬佩。绿化区来来往往的领导多,但是我没见过这么朴素的领导。回忆1995年和尕布龙副省长一起挖淤泥的情景,王斌说:尕省长和我们一起连续挖了6天,他穿着蓝色大褂,中午就吃点馍馍、喝点茶,我们咋干他就咋干。逢年过节,他还经常自己出钱给护林员买鞋、茶叶和药品。正是尕布龙这种率先垂范的精神,让像王斌一样的护林员坚定了绿化南北山的动力和毅力。

如今,省三江集团120公顷的绿化区有30个护林员,王斌算是资历最深,也是责任心最强的一个。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陕北老家一趟,可即使回去了他也念念不忘地打几个电话问问同事们山上的情况,随时叮嘱他们注意森林防火。我们春天挖坑种树、夏天浇水,秋天补栽、冬天防火,现在我们这个绿化区的树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整片山坡都绿了。

每天,王斌都会花费六七个小时来回巡山两趟,一边走一边看,有需要填的坑,他用随身带着的铁锨填一下;有看到需要剪的枝就顺手收拾一下,他把一棵棵树看成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茁壮成长,他的心里觉得特别舒服。当两个孩子不理解王斌的这种做法,劝他不要再干了,下山换份工作时,王斌说:栽树在我看来就和学生学习一样,我就喜欢这门功课,谁也别劝我,我哪天栽不动了,我才会停下来。(叶文娟)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